5月24日,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工作人員在墨脫縣背崩鄉開展野生動物調查過程中,監測記錄到一種嘴巴巨大、外形奇特的鳥類。經鑒定,該鳥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棕頸犀鳥。棕頸犀鳥是我國5種犀鳥之一,是大型樹棲性鳥類,罕見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藏墨脫縣海拔600~1800米的熱帶常綠闊葉林中,以植物果實、昆蟲和小型鳥類、獸類等脊椎動物為食。
棕頸犀鳥野外遇見率較低,我市最近觀察記錄為2019年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墨脫縣布瓊湖附近的監測記錄。據歷年調查顯示,棕頸犀鳥主要分布于墨脫縣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瓊湖核心區,該區域植被類型為熱帶低山半常綠雨林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連續性較高,為棕頸犀鳥等珍稀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繁衍環境。此次發現點位于墨脫縣西讓村附近,距布瓊湖直線距離約24公里,擴展了棕頸犀鳥可能的棲息分布范圍。
在野外環境棲息分布的棕頸犀鳥(雄鳥) 圖源網絡